【归去来兮辞并序】《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全文分为“序”与“辞”两部分。它不仅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真实写照,也体现了他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哲学。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抒情散文。
一、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在辞去彭泽县令职务后,返回故乡时所作。他在序中简要交代了辞官的原因和心情,而在“辞”中则以强烈的感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仕途的厌倦。
文章主要表达了以下几点:
1.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陶渊明认为官场虚伪、束缚人性,不适合他的本性。
2.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渴望回归自然,过上自由、宁静的生活。
3. 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他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重视精神上的满足与人格的独立。
4. 对家人亲情的珍视:文中多次提到归家后的喜悦,表现他对家庭的深厚感情。
二、内容结构表
部分 | 内容概述 | 主题思想 |
序 | 陶渊明辞官归乡的原因:因“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 表达对官场的不满与对自由的渴望。 |
归去来兮辞 | 分四段: 1. 归途中的情感与决心; 2. 回家后的欣喜与对田园生活的描绘; 3. 对过去仕途的反思; 4. 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 表达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
关键词语 | 如“云无心以出岫”、“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等。 | 展现作者对自然、时间、人生的深刻感悟。 |
三、艺术特色
1. 情感真挚:全篇情感饱满,充满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2. 语言优美:多用对仗、排比,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
3. 哲理深邃: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人生感悟,具有高度的思想性。
4. 风格清新:不同于当时盛行的华丽辞藻,陶渊明的语言质朴自然,贴近生活。
四、结语
《归去来兮辞并序》不仅是一篇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陶渊明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它展现了一个人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做出选择,如何在纷扰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化中追求精神自由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