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无当的意思】“大而无当”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或行为虽然规模宏大,但缺乏实际意义或效果,显得空洞、不切实际。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于批评那些只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的言行。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大而无当 |
拼音 | dà ér wú dāng |
出处 | 《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樽而无当,可以盛酒。”后引申为“大而不当”。 |
含义 | 形容事物虽大,但没有实际作用或意义,虚张声势,不切实际。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计划、言论、行为等,带有贬义色彩。 |
近义词 | 虚张声势、华而不实、徒有其表 |
反义词 |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务实有效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工作汇报 | “这个方案虽然听起来很宏大,但实际上缺乏可操作性,可以说是大而无当。” |
政策讨论 | “政府提出的新政策虽然覆盖面广,但执行起来困难重重,显得大而无当。” |
学术研究 | “某些论文只追求篇幅,内容空洞,简直是大而无当。” |
日常交流 | “你这想法太理想化了,根本无法落地,真是大而无当。” |
三、注意事项
- 语境适用:该成语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使用时需注意语气和场合。
- 避免滥用:若使用不当,可能会让人觉得说话者过于苛刻或不近人情。
- 结合实际:在评价他人观点或行为时,应尽量具体指出“大而无当”的表现,而非仅凭主观判断。
四、总结
“大而无当”强调的是“大”与“无当”之间的矛盾关系。它提醒我们在做事或表达观点时,不仅要考虑规模和形式,更要注重实际效果和可行性。只有真正解决问题、带来价值的行为,才是值得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