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州拙政园要叫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其名称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主人的志趣追求。那么,“拙政园”这个名字究竟有什么含义?它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一、
“拙政园”的名字来源于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献臣。他在辞官归隐后,于1425年(明正德四年)开始修建这座园林。他取名“拙政”,意为“以拙为政”,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拙”字在这里并非贬义,而是指“质朴、自然、不事雕琢”,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倦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政”则象征着他曾经的官职与责任,也暗示了他希望从此不再过问政务,回归自然生活的心境。
此外,也有说法认为“拙政”出自《庄子·逍遥游》中“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的思想,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反对机巧的理念。
二、表格:拙政园名称来源解析
项目 | 内容 |
园林名称 | 拙政园 |
建造时间 | 明代正德四年(1425年) |
建造者 | 王献臣(明代官员) |
名称含义 | “拙”表示质朴、自然;“政”指政务或官场 |
背景故事 | 王献臣辞官归隐后建造此园,表达对仕途的厌倦 |
文化寓意 | 反映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淡泊名利 |
其他说法 | 有观点认为“拙政”源于《庄子》,体现对机巧的排斥 |
三、结语
“拙政园”这一名字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承载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思潮。今天,拙政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依然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