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衣冠楚楚的含义和出处】“衣冠楚楚”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穿着整齐、仪表整洁、举止得体。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外表光鲜、有教养或有身份的人,有时也带有一点讽刺意味,表示人虽然外表好看,但内在未必如此。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衣冠楚楚 |
拼音 | yī guān chǔ chǔ |
含义 | 形容人穿着整齐、仪表整洁,外貌出众;也可含贬义,指表面光鲜但内心空虚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描写人物形象 |
出处 | 《诗经·曹风·蜉蝣》 |
近义词 | 衣着整齐、仪表堂堂、风度翩翩 |
反义词 | 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不修边幅 |
二、成语出处解析
“衣冠楚楚”最早出自《诗经·曹风·蜉蝣》,原文如下:
>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这是一首描写蜉蝣(一种朝生暮死的小虫)的诗,通过描绘其轻盈美丽的翅膀,引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其中“衣裳楚楚”原意是形容蜉蝣的翅膀洁白而整齐,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的衣着整洁、仪表端庄。
三、使用示例
1. 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显得衣冠楚楚。
2. 虽然他衣冠楚楚,但言谈举止却让人感到有些做作。
3. 在正式场合中,每个人都应衣冠楚楚,以示尊重。
四、注意事项
- “衣冠楚楚”虽然常用于褒义,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能带有轻微的贬义,暗示“徒有其表”。
- 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避免误解。
- 该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尤其在文学作品或日常对话中频繁出现。
五、结语
“衣冠楚楚”作为一则源自《诗经》的成语,不仅承载了古代文化中的审美观念,也在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它不仅是对外表的赞美,也提醒人们注意内外兼修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