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歌原文翻译】《桃花庵歌》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唐寅(即唐伯虎)所作的一首诗,风格洒脱不羁,语言通俗易懂,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桃花庵歌》原文的翻译及总结。
一、原文与翻译对照
原文 | 翻译 |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 桃花坞中有一座桃花庵,桃花庵下住着一位桃花仙。 |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 桃花仙人种下桃树,又把花枝当作酒钱来换酒喝。 |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 酒醒后就坐在花前,酒醉时便躺在花下。 |
花开时节,我独坐花下饮酒;花落之时,我独卧花间听风。 | 花开时节,我独坐花下饮酒;花落之时,我独卧花间听风。 |
不愿鞠躬车马前,不愿为官为宦。 | 我不愿意低头在车马面前,也不愿意做官做吏。 |
只愿老死花酒间,不愿千金买笑颜。 | 我只愿在花与酒中老去,不愿用千金换取一笑。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春风得意时骑马飞奔,一天之内看遍长安的花。 |
但得长年无事日,常伴花酒度余生。 | 只要能有长久的闲适日子,就常伴花酒度过余生。 |
二、
《桃花庵歌》是唐寅在隐居桃花庵期间创作的一首自述诗,通过描绘自己在桃花庵中的生活,表达出他对世俗功名的不屑与对自然生活的热爱。诗中充满了超然物外的情怀,展现了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唐寅以“桃花仙”自喻,将自己比作一个与世无争、寄情山水的隐士。他不慕荣华富贵,宁愿在花酒中度过一生,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体现了唐寅独特的个性与人生观,也反映了明代文人中普遍存在的避世思想。
三、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桃花庵歌》 |
作者 | 唐寅(唐伯虎) |
体裁 | 古体诗 |
创作背景 | 隐居桃花庵期间,表达对世俗的厌弃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主题思想 | 淡泊名利、寄情山水、追求自由 |
语言风格 | 通俗易懂、洒脱不羁 |
表现手法 | 自述、比喻、对比 |
诗歌特点 | 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
如需进一步探讨《桃花庵歌》的文学价值或历史背景,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