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一、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诗人以“多情却似总无情”开篇,点出情感的矛盾与无奈;接着用“唯觉樽前笑不成”描绘了在酒席之间无法欢笑的沉重氛围;随后以“蜡烛有心还惜别”引入拟人化的蜡烛,象征着离别时的不舍与哀愁;最后“替人垂泪到天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离别的悲伤推向高潮。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唐代抒情诗中的经典之作。
二、诗歌解析表
句子 | 解析 | 情感/意境 |
多情却似总无情 | 表面上看似冷漠,实则内心充满深情,表达了情感的复杂性 | 矛盾、无奈 |
唯觉樽前笑不成 | 在宴席上难以展露笑容,暗示内心的悲伤与不舍 | 沉重、压抑 |
蜡烛有心还惜别 | 将蜡烛拟人化,赋予其情感,象征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 拟人、哀伤 |
替人垂泪到天明 | 蜡烛流泪至天明,形象地表现了离别之痛的漫长与深刻 | 悲伤、凄美 |
三、延伸思考
这首诗之所以感人,不仅在于它对离别情感的真实刻画,更在于它运用了自然景物来映射内心世界,使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蜡烛作为常见的日常物品,在诗中被赋予了人性,成为情感的载体,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此外,诗中“多情却似总无情”的表达方式也颇具哲理意味,揭示了人在面对离别时的心理状态——表面上的冷静,往往掩盖着内心的波澜。
四、结语
《赠别》虽短,却蕴含深厚情感与精妙笔法。它不仅是对离别之情的写照,更是对人性细腻情感的深刻洞察。通过本诗,我们得以窥见古人对情感的独特理解与表达方式,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关于爱与离别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