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言不惭的意思】“大言不惭”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说话夸张、自吹自擂,却毫无羞耻之心。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言行不一、虚张声势的人。
一、成语解释
出处:出自《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也讱,可谓有德矣。’”后世引申为“大言不惭”,意指说话夸大而不感到羞愧。
释义:说大话而毫不感到羞愧。形容人说话浮夸、自吹自擂,没有自知之明。
近义词:自吹自擂、狂言无忌、信口开河
反义词: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谨言慎行
二、使用场景
- 职场中:有人在会议上夸大自己的成绩,显得很自大。
- 生活中:朋友之间炫耀自己没做过的事,让人觉得不真实。
- 媒体或演讲中:某些人为了吸引眼球,故意夸大事实,显得不切实际。
三、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大言不惭 |
拼音 | dà yán bù càn |
出处 | 《论语·宪问》 |
释义 | 说大话而不感到羞愧,形容人自吹自擂、浮夸无耻。 |
近义词 | 自吹自擂、狂言无忌、信口开河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谨言慎行 |
使用场景 | 职场、生活、媒体、演讲等场合,常用于批评虚伪、浮夸的行为。 |
情感色彩 | 贬义 |
用法结构 | 常作谓语、定语,如“他大言不惭地声称自己是专家。” |
四、注意事项
“大言不惭”虽然可以形象地表达一种夸张的言语行为,但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冒犯。在正式场合中,建议使用更委婉的表达方式,以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
总之,“大言不惭”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人性中虚荣与自负的批判。它提醒我们在说话和做事时,应保持真诚与谦逊,避免成为那种“言过其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