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艾同焚的意思是什么】“兰艾同焚”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兰花和艾草一起被烧毁”,比喻好人与坏人一同受害,或善良的人与邪恶的人一起遭到不幸,常用来表达对无辜者受难的惋惜与无奈。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兰艾同焚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兰艾同焚,贤愚共尽。” |
字面意思 | 兰花和艾草一起被烧毁 |
引申含义 | 善良的人与邪恶的人一同受害;好人与坏人一同遭遇不幸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社会不公、无辜者受难、命运无常等情境 |
情感色彩 | 贬义,带有惋惜、悲愤的情绪 |
二、成语用法示例
1. 历史事件中使用:
在战乱时期,许多忠臣良将被误杀,百姓也无辜受害,真可谓“兰艾同焚”。
2. 文学作品中使用:
小说中描写一个清官因奸臣陷害而死,百姓却因战乱丧生,作者感叹道:“此乃兰艾同焚之悲也。”
3. 日常口语中使用:
“这起事故太不公平了,真是兰艾同焚,好人坏人都没得好下场。”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同归于尽、玉石俱焚、好人遭殃 |
反义词 | 区分善恶、善有善报、惩恶扬善 |
四、总结
“兰艾同焚”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强调了在某些情况下,善良与邪恶难以区分,最终可能一同毁灭。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正义,避免让无辜者受到牵连。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及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并在实际生活中恰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