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的意思是什么】“砥柱”是一个汉语词语,常见于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章中。它原意是指一种坚硬的石头,常用于比喻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撑作用的人或事物。在不同的语境中,“砥柱”可以有不同的引申含义,但总体上都带有“支撑、支柱、中流砥柱”的意味。
一、
“砥柱”最早指的是一种石质坚硬的山石,后引申为比喻在困难或关键时刻起到关键支撑作用的人或事物。常用来形容那些在风雨飘摇中依然坚定、不倒的中坚力量,如国家、社会、企业或个人中的核心人物。
在文学作品中,“砥柱”常与“中流砥柱”连用,强调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具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挑战时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表格:砥柱的含义及用法解析
项目 | 内容 |
字面意思 | 砥:磨刀石;柱:柱子。合起来指坚硬的石柱或石块。 |
引申意义 | 比喻在困难中起支撑作用的人或事物,如国家、社会、团队的核心人物。 |
常见搭配 | 中流砥柱、砥柱人间、砥柱中流 |
出处 | 《诗经·小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虽非直接出现,但“砥柱”多见于后世典籍)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坚定不移的人物或组织。 |
文化内涵 | 象征坚强、稳定、担当、责任,体现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 |
三、结语
“砥柱”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标志。无论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奋斗者,都能被称为“砥柱”,因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担当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