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蠢欲动是什么意思】“蠢蠢欲动”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表面上看起来平静,但实际上内心充满不安分的念头,想要有所行动,但尚未真正开始。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表示某人或某群体有不良意图,或者正在酝酿某种不好的计划。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蠢蠢欲动 |
拼音 | chǔn chǔn yù dòng |
出处 | 《左传·隐公五年》:“今将兴师而动众,此必自取灭亡。”后来演变为“蠢蠢欲动”。 |
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表面安静,实则内心躁动,有行动的欲望,多指负面行为。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心理状态或局势发展,常带贬义。 |
近义词 | 跃跃欲试、蓄势待发、暗中策划 |
反义词 | 安分守己、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企业内部 | 公司高层一直在密谋裁员,员工们蠢蠢欲动,担心自己成为目标。 |
市场竞争 | 邻居公司蠢蠢欲动,准备推出新产品争夺市场。 |
社会现象 | 网络上一些人蠢蠢欲动,试图煽动舆论引发混乱。 |
三、总结
“蠢蠢欲动”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内心有强烈冲动却尚未付诸行动的状态。它常用于描述潜在的威胁、不稳定的情绪或未公开的计划。虽然字面看似“蠢”,但实际是强调一种“想动又不敢动”的矛盾心理。在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准确性。
注意: 该成语多用于负面语境,使用时需根据具体情境判断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