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清朝个人资料简介】高士奇是清朝初期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文人和官员,他以才学出众、仕途顺畅而闻名。尽管出身寒微,但他在康熙年间凭借自身的才华与机遇,逐渐进入朝廷核心,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他的经历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仕途的路径,也展现了清代政治与文化交融的一面。
一、
高士奇(1645年-1704年),字澹人,号瓶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是清初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高士奇早年以布衣身份入京,因才学受到康熙帝赏识,后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逐步晋升至侍讲学士、礼部侍郎等要职。他在朝中参与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并多次随驾南巡,深得皇帝信任。然而,他也因权势过大、结党营私而遭到弹劾,最终被罢官回乡。高士奇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见长,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风貌。
二、高士奇个人资料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高士奇 |
字 | 澹人 |
号 | 瓶水 |
出生年份 | 1645年 |
去世年份 | 1704年 |
籍贯 | 浙江钱塘(今杭州) |
身份 | 文学家、书法家、官员 |
官职 | 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礼部侍郎 |
主要成就 | 参与编纂《古今图书集成》;诗文创作丰富 |
代表作品 | 《天禄琳琅书目》《西陵诗集》 |
政治生涯 | 因才学受康熙赏识,后因权势过大遭弹劾 |
性格特点 | 才华横溢,善于应酬,但亦有争议 |
三、历史评价
高士奇在清代文人中属于“由布衣入仕”的典型人物,他的成功得益于康熙帝对文人的重视。然而,他在官场中的表现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一方面,他为国家整理典籍、推动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他与权贵交往密切,被认为有结党之嫌。总体来看,高士奇是一位兼具才华与争议的历史人物,其人生轨迹折射出清代早期文人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