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胜收是什么意思】“美不胜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让人目不暇接,无法全部欣赏或收藏。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自然景色、艺术作品、文化活动等令人赞叹的景象。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美不胜收 |
拼音 | měi bù shèng shōu |
释义 |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形容美好事物太多,难以一一欣赏或收藏。 |
出处 | 《后汉书·西域传》:“其人皆长大平正,衣冠殊异,风土美不胜收。”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作谓语、定语或补语。 |
近义词 | 美不胜收、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
反义词 | 面目全非、枯燥乏味、索然无味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自然风光 |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
文化展览 | 博物馆里的文物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
艺术表演 | 这场音乐会的演出美不胜收,令人回味无穷。 |
城市景观 | 上海外滩夜景美不胜收,是游客必看的景点之一。 |
三、常见误区
1. 误用对象:不要将“美不胜收”用于形容负面事物,如“丑事美不胜收”,这不符合成语的本意。
2. 搭配不当:不能说“美不胜收地看”,应说“看得美不胜收”或“美不胜收的景色”。
四、总结
“美不胜收”是一个非常生动且常用的成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赏和惊叹。在写作中合理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了解其含义、用法及常见误区,有助于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