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易水送人一绝译文此地别燕丹】一、
《于易水送人一绝》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以“此地别燕丹”一句最为著名。该句引用了战国时期荆轲在易水边与燕太子丹诀别的典故,借古抒情,表达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感慨和壮志未酬的悲凉情绪。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和历史厚重感。通过“此地别燕丹”的意象,诗人将送别之情与历史英雄的悲壮命运联系在一起,使整首诗更具感染力。
二、诗句解析与翻译
| 原文 | 翻译 | 意义 |
| 此地别燕丹 |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了燕太子丹 | 引用历史典故,表达送别之痛 |
| 风萧萧兮易水寒 | 风声萧瑟,易水寒冷 | 描写送别时的环境氛围,渲染悲凉情绪 |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英雄一去,再不归来 | 表达对友人前途的担忧和壮志难酬的哀叹 |
| 复闻慷慨羽声 | 再听到慷慨激昂的歌声 | 进一步强化送别场景的悲壮气氛 |
三、诗歌背景与情感分析
这首诗虽短,但情感深沉。骆宾王在送别友人时,借古喻今,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壮志难酬的感慨。诗中“此地别燕丹”不仅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送别的意义远超一般离别,而是带有历史英雄的悲壮色彩。
“风萧萧兮易水寒”一句,直接化用了《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前的场景描写,使读者在阅读时能迅速联想到那个充满悲壮与决绝的历史时刻。
四、总结
《于易水送人一绝》是一首极具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此地别燕丹”的典故,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创造出一种苍凉而悲壮的艺术效果。全诗虽仅有四句,却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体现了唐代送别诗的典型风格。
原创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于易水送人一绝》的文本进行解读与分析,结合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旨在提供一份通俗易懂且富有深度的解读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