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狐谋皮的故事内容】“与狐谋皮”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荒谬而讽刺的行为,用来比喻做事不切实际,或者与不可能达成协议的人商量事情,最终注定失败。
故事
古代有人想向狐狸讨要它的皮来制作裘衣。他去找狐狸商量:“我想要你的皮,可以吗?”狐狸听后非常生气,说:“你这是在打我的主意,如果我把皮给你,那我就活不成了。”于是,这个人不仅没有得到皮,还被狐狸赶走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与敌对者或无法合作的对象谈条件,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会招致反感和失败。
与狐谋皮故事表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 故事主角 | 人、狐狸 |
| 故事内容 | 人想向狐狸要皮,狐狸拒绝并驱逐了他 |
| 比喻意义 | 与敌人或不可靠的人协商无果,徒劳无功 |
| 现代用法 | 形容做事情不切实际,或与不可能达成共识的人打交道 |
| 启示 | 做事前应考虑对方是否具备合作意愿或可能性 |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与不同立场、利益相冲突的人沟通时,必须谨慎行事,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