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汸生平简介】赵汸(1306—1378),字子常,号东山,元末明初著名学者、文学家、史学家。他一生历经元末乱世,身处动荡之中,却始终坚持学术研究与教育事业,对后世影响深远。赵汸以经学见长,尤精于《春秋》之学,其著作多为经学注释与历史评论,内容严谨,思想深邃。
赵汸早年受业于吴澄门下,深受理学熏陶,后隐居乡里,致力于讲学授徒,培养了许多学子。元末战乱频仍,他虽未仕宦,但始终关注时局,曾参与地方治理,主张以礼治国,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性。明初,他曾被召入朝,但因年老辞官归隐,终老于乡。
赵汸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研究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剖析上。他的著作如《春秋集义》《东山先生文集》等,至今仍是研究元明之际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赵汸 |
| 字 | 子常 |
| 号 | 东山 |
| 出生年份 | 1306年 |
| 去世年份 | 1378年 |
| 籍贯 | 浙江余姚 |
| 所处时代 | 元末明初 |
| 学术专长 | 经学、史学、文学 |
| 主要著作 | 《春秋集义》《东山先生文集》 |
| 教育贡献 | 隐居讲学,培养后学 |
| 政治态度 | 不仕元,关注时局,主张礼治 |
| 历史评价 | 学术严谨,思想深邃,影响后世 |
赵汸的一生,是学者的一生,也是隐士的一生。他虽未显赫于朝堂,却以学问立身,以德行育人,在动荡的时代中坚守学术理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