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告奋勇是什么意思】“自告奋勇”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主动提出去做某件事情,尤其是那些别人可能不愿意或不敢做的事情。这个成语带有一种积极、勇敢的意味,表示说话人愿意承担任务或责任,表现出自信和担当。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自告奋勇 |
| 拼音 | zì gào fèn yǒng |
| 出处 | 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臣请为君言之。”后演化为“自告奋勇”。 |
| 含义 | 主动请求承担某项任务或责任,表现得非常积极、勇敢。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常用于表扬他人或自我表达。 |
| 近义词 | 勇于担当、主动请缨、挺身而出 |
| 反义词 | 推三阻四、推诿塞责、畏首畏尾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工作场合 | 领导布置任务时,小李自告奋勇地接下了最难的部分。 |
| 学校活动 | 班长在组织运动会时自告奋勇担任总协调。 |
| 日常生活 | 老王看到邻居家的水管漏水,自告奋勇去帮忙修理。 |
三、常见误解与注意事项
1. 不要滥用:虽然“自告奋勇”是褒义词,但若在不合适的场合使用,可能会显得过于张扬或不切实际。
2. 注意语气:在正式场合中,应根据语境选择是否使用此词,避免显得不够稳重。
3. 搭配得当:通常与“承担”、“完成”、“负责”等词搭配使用,如“自告奋勇地承担责任”。
四、总结
“自告奋勇”是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承担责任的表达方式,适用于多种生活和工作场景。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主动性,也展现了责任感和勇气。在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同时也能传递出正面的价值观。
通过了解其含义、用法及使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使其成为沟通中的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