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中庸123章原文及译文

2025-07-01 07:33:08

问题描述:

中庸123章原文及译文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07:33:08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后被收录于《礼记》之中。其内容主要阐述“中庸之道”的思想,强调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处世哲学。虽然《中庸》全文共三十三章,但人们在学习和引用时,常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章节称为“中庸123章”,以示其重要性与影响力。

一、中庸123章原文

由于《中庸》原本并无明确的“123章”划分,此说法多为现代人根据内容重点进行的归纳整理。以下内容为《中庸》中部分核心章节的原文摘录: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第二章: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三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二、中庸123章译文

第一章译文:

上天赋予人的本质叫做“性”,遵循这种本性去行事叫做“道”,按照道来修养自己叫做“教”。道是不能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因此,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要有所敬畏。没有比隐蔽之处更明显,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显著的,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保持谨慎。

第二章译文:

喜悦、愤怒、悲哀、快乐这些情绪尚未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之后都能合乎节度,叫做“和”。中是天下最根本的道理,和是天下普遍通行的法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也会自然生长。

第三章译文:

孔子说:“君子行中庸之道,小人违背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能行中庸之道,是因为他们能够随时保持中正;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他们无所顾忌、肆意妄为。

三、中庸123章的核心思想

“中庸”并非指平庸或妥协,而是强调在行为和思想上保持适度、平衡与和谐。它主张不走极端,既不过分激进,也不过于保守,追求一种理性与道德的统一。

通过学习“中庸123章”,我们不仅能理解古代圣贤的智慧,也能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处理人际关系、调节内心情绪、提升自我修养的方法。中庸之道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四、结语

《中庸》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庸123章”更是体现了古人对“道”的深刻理解与实践智慧。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中庸之道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重新审视并践行中庸之道,或许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宁静与平衡。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