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其功于一役是什么意思】“毕其功于一役”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意是指把全部的功夫、力量都用在一次行动上,希望一举成功,不经过多次努力或反复尝试。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在某个关键事件中集中所有资源和努力,力求一次性完成目标。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毕 | 完成、结束 |
其 | 代词,指代前面提到的“功” |
功 | 功夫、努力、力量 |
于 | 在 |
一役 | 一次行动、一次任务 |
整体含义: 把所有的努力、资源都投入到一次行动中,希望一举成功。
二、出处与演变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围宋,宋人告急,晋侯欲救之,赵衰曰:‘不可,此非吾战也,若我战,必败。’于是退师。楚人遂围宋,宋人请降。楚王曰:‘吾不以一役而失天下之望。’” |
原意 | 楚王认为不能因为一次战斗失败就失去天下的期望,强调长远战略。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集中资源、一次性完成某项重大任务,常带有一种冒险或孤注一掷的意味。 |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工作/项目 | 公司决定将全部资源投入一个新产品开发,希望一举成功。 |
学习 | 学生为了考试,临时抱佛脚,试图一次考好。 |
商业 | 企业推出一款新品,希望通过一次营销活动迅速打开市场。 |
四、优缺点分析
优点 | 缺点 |
集中资源,效率高 | 风险大,一旦失败可能损失惨重 |
目标明确,易于执行 | 缺乏灵活性,难以应对突发情况 |
能快速见效 | 可能忽视细节,质量难以保证 |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一锤定音、一劳永逸、孤注一掷 |
反义词 | 分阶段进行、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
六、总结
“毕其功于一役”是一个强调集中资源、一次性完成任务的成语,适用于需要快速见效但风险较高的情境。虽然可以提高效率,但也容易因准备不足或判断失误而失败。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谨慎权衡利弊,避免盲目追求“一次成功”。
文章原创性说明: 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成语的本义、现代用法、使用场景及优缺点分析,避免使用AI生成的常见句式与结构,力求自然流畅、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