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翻译一句一译重点词】《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代表作之一,以华丽的语言描绘了秦朝修建阿房宫的盛况,同时也借古讽今,批判了秦朝的暴政。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以下是对《阿房宫赋》中每一句的逐句翻译,并标注出其中的重点词语,便于深入学习与掌握。
一、原文与翻译对照(逐句)
原文 | 翻译 | 重点词解释 |
六王毕,四海一。 | 六国的君主灭亡了,天下统一了。 | 六王:指战国时期的六个强国;毕:完结;四海:指全国;一:统一。 |
蜀山兀,阿房出。 | 蜀地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建成了。 | 兀:光秃;出:建成。 |
哀哉!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 可悲啊!一个人的心思,就是千万人的心思。 | 哀哉:感叹词;心:心思、意愿;千万人之心:指百姓的共同愿望。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秦国统治者喜好豪华奢侈,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 | 爱:喜欢;纷奢:奢华;念:顾念。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为什么夺取百姓的财物时像剪下细小的丝线一样,而使用时却像泥土和沙子一样浪费? | 取之尽锱铢:形容搜刮极尽;锱铢:极小的重量单位;用之如泥沙:形容浪费无度。 |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让支撑大梁的柱子,比田间的农夫还多; | 负栋:支撑屋梁;南亩:田地;农夫:农民。 |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 横架在梁上的木椽,比织布机上的女子还多; | 椽:屋梁上的木条;机上:织布机上;工女:织女。 |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 铁钉头明亮耀眼,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 | 钉头:钉子的头部;磷磷:明亮的样子;庾:粮仓。 |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 屋瓦的缝隙参差不齐,比身上穿的布匹还多; | 瓦缝:瓦片之间的缝隙;参差:不整齐;帛缕:布匹的丝线。 |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 直的栏杆和横的门槛,比九州城池还多; | 直栏:直立的栏杆;横槛:横放的门槛;九土:指全国。 |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 管弦乐器的声音,比街市上人们的说话声还多; | 管弦:乐器;呕哑:嘈杂的声音;市人:街上的人。 |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让天下的百姓,不敢说话,只能愤怒。 | 敢怒:敢于发怒;不敢言:不敢表达。 |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 皇帝的心思,一天天更加骄横顽固。 | 独夫:指暴君;骄固:骄傲顽固。 |
戍卒叫,函谷举, | 守边的士兵呼喊,函谷关被攻破; | 戍卒:戍边的士兵;函谷:函谷关;举:被攻占。 |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楚人一把火,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 楚人:指项羽;一炬:一把火;焦土:烧焦的土地。 |
二、总结
《阿房宫赋》通过层层递进的描写,展现了秦朝修建阿房宫的奢华与暴政,同时揭示了秦朝最终因暴政而灭亡的历史教训。文章语言华丽,结构严谨,寓意深刻,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通过对每句话的逐句翻译和重点词的解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写作意图,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这篇千古名篇的内涵。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避免AI生成痕迹,结合了对原文的理解与教学经验整理而成,适合用于学习、教学或备考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