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踉跄是成语吗】“步履踉跄”这个词,常被用来形容人走路不稳、步伐摇晃的样子。很多人在使用时会疑惑:这个词语是否是一个成语?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
一、
“步履踉跄”虽然在日常语言中较为常见,但它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成语。成语一般是指结构固定、意义完整、有出处的四字短语,而“步履踉跄”虽然结构上符合四字格式,但其来源和用法更接近于现代汉语中的书面表达或俗语。
从语法结构上看,“步履”指的是脚步、步伐,“踉跄”则是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两者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描述性短语,用于描写人的状态。因此,它更倾向于是一种固定搭配的词语,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成语。
此外,在《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中,并未收录“步履踉跄”作为成语条目。这进一步说明了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语。
二、表格对比分析
项目 | 步履踉跄 | 成语(以“步履维艰”为例) |
结构 | 四字短语 | 四字短语 |
是否固定 | 是 | 是 |
出处 | 现代汉语常用表达 | 古代文献或经典作品 |
含义 | 形容走路不稳、摇晃 | 形容行动困难、处境艰难 |
是否为成语 | 否 | 是 |
词典收录 | 未见收录 | 有明确条目 |
使用场景 | 描述身体状态 | 描述处境或心理状态 |
三、结语
综上所述,“步履踉跄”并不是一个成语,而是一个具有形象化表达效果的固定搭配词语。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时,可以准确地表达出一个人走路不稳的状态,但在正式场合中,若需使用成语,建议选择如“步履维艰”“踉跄前行”等更具文学色彩的表达方式。
了解词语的真实属性,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运用中更加准确、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