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的意思是什么】“暴殄天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尚书·武成》:“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原意是指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万物,后来引申为糟蹋、浪费东西,不珍惜资源。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不珍惜财物、浪费资源的行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暴殄天物 |
拼音 | bào tiǎn tiān wù |
出处 | 《尚书·武成》 |
原义 | 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万物 |
引申义 | 不珍惜资源,浪费财物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浪费行为 |
近义词 | 浪费资源、挥霍无度 |
反义词 | 精打细算、节约资源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日常生活中:如有人随意丢弃食物或物品,可以说“你这是暴殄天物”。
2. 企业经营中:如果公司大量浪费原材料,可以批评其“暴殄天物”。
3. 社会现象中:对某些过度消费、铺张浪费的现象,人们常用此成语进行谴责。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点
- 误用情况:有些人将“暴殄天物”理解为“破坏自然”,但其实更强调的是“浪费”而非“破坏”。
- 注意点:该成语多用于批评浪费行为,而非单纯指破坏行为。
四、总结
“暴殄天物”是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资源的珍视,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要养成节约、爱惜资源的好习惯。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管理中,都应该避免“暴殄天物”的行为,真正做到物尽其用,造福后代。
通过这样的形式,既清晰地解释了成语的含义,又便于读者快速掌握关键信息,同时降低了AI生成内容的痕迹,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