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下一句是什么】“不到长城非好汉”是一句广为流传的中文俗语,常用来鼓励人们勇于挑战、坚持不懈。那么,这句话的下一句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为大家清晰地展示答案。
一、
“不到长城非好汉”出自毛泽东同志在1936年写的一首诗《清平乐·六盘山》中的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句诗原本是描写红军长征途中翻越六盘山时的情景,表达了革命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不到长城非好汉”被广泛引用,寓意只有真正经历过困难与挑战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汉”。而它的下一句“屈指行程二万”则进一步强调了这段旅程的漫长与艰辛。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使用中,很多人只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而忽略了其完整的出处和意义。因此,了解这句话的完整背景和下一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说明 |
不到长城非好汉 | 原意为:没有登上长城就不是真正的英雄;引申义为:没有经历困难就不是真正的强者。 |
屈指行程二万 | 出自毛泽东诗句,意指长征路上走了两万里的路程,象征着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
三、结语
“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下一句是“屈指行程二万”,出自毛泽东的诗词。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也蕴含着激励人心的力量。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铭记:只有敢于面对挑战,才能真正成为“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