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三十七颂佛子行原文

2025-09-20 10:58:22

问题描述:

三十七颂佛子行原文,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10:58:22

三十七颂佛子行原文】《三十七颂佛子行》是藏传佛教中一部重要的修行指导文本,由印度大德阿底峡尊者所著,后由西藏译师翻译并流传。此颂文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菩萨道修行的要义,内容涵盖发心、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以及菩提心的培养与实践。

以下是对《三十七颂佛子行》的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列出其主要内容及核心思想:

一、文章总结

《三十七颂佛子行》是一部以三十七个偈颂组成的修行指南,旨在引导修行者走上菩提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全篇围绕“发菩提心”这一核心思想展开,强调慈悲与智慧并重,主张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佛法,利益众生。

该颂文不仅适合初学者作为修行入门,也对深入修习佛法的人有重要参考价值。它语言朴实,内容深刻,体现了藏传佛教对菩萨道精神的重视。

二、内容一览表(三十七颂佛子行原文)

颂号 内容摘要 核心思想
1 舍弃世间八法,专注修行 弃离世俗欲望,专注解脱
2 发愿为利一切众生而成佛 菩提心的根本
3 不贪求名闻利养 摒弃虚荣,专注修行
4 知足常乐,不攀比 心安即是福
5 勿因他人毁誉而动摇 心志坚定,不随外境
6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友 修行需良师益友
7 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 修行基础在于闻思
8 不执着于自利,应利他 菩萨道的核心
9 宁可受苦也不损众生 利他胜于自利
10 不因他人之过而生嗔 忍辱为修行之道
11 对一切众生生平等心 慈悲无分别
12 不轻视众生,皆具佛性 众生皆可成佛
13 不因失败而灰心 修行需毅力
14 一切行为皆为利他 行动应出于慈悲
15 修持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与众生结缘
16 修持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菩萨修行之根本
17 不因顺境而骄慢 保持谦卑
18 不因逆境而退失 坚持信念
19 修持空性观 破除我执
20 观一切法无自性 智慧的体现
21 不执着于功德 功德亦非究竟
22 不求人天福报 追求解脱
23 不贪恋禅定境界 禅定为工具而非目的
24 修持方便与智慧双运 修行不可偏废
25 不因证悟而自满 永远精进
26 不因他人称赞而骄傲 自省为本
27 不因他人诽谤而愤怒 忍辱为德
28 不因自身过失而懊悔 勇于面对
29 不因他人成功而嫉妒 平等心最重要
30 不因自己失败而沮丧 自强不息
31 不因外境变化而动摇 心定如山
32 不因生死轮回而恐惧 明白无常
33 不因众生苦难而逃避 应勇猛承担
34 不因众生愚痴而厌弃 应怜悯教化
35 不因众生不信而退心 信心为根本
36 不因修行困难而放弃 坚持到底
37 一切行为皆为利他 菩萨道最终目标

三、结语

《三十七颂佛子行》虽仅三十七颂,但内容涵盖甚广,是修行者必读的经典之一。它不仅是修行方法的指导,更是心灵成长的指引。通过学习和实践这部颂文,修行者可以逐步培养出真正的菩提心,走向觉悟之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