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什么】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它不仅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门槛”,也是衡量考生逻辑思维、语言理解、数据分析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标准。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行测的考查内容,本文将从整体结构出发,对行测的各个模块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其考查重点与题型分布。
一、行测总体结构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
1. 言语理解与表达
2. 数量关系
3. 判断推理
4. 资料分析
5. 常识判断
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考查目标和题型,下面将逐一进行说明。
二、各模块内容及题型总结
| 模块名称 | 考查重点 | 主要题型 | 题目数量 | 备注 |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词语理解、句子理解、阅读理解 | 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排序、主旨概括 | 约40题 | 强调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
| 数量关系 | 数字推理、数学运算 | 数字推理、数学运算 | 约15题 | 考察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
| 判断推理 | 图形推理、逻辑判断、类比推理 | 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 | 约30题 | 注重逻辑推理和归纳能力 |
| 资料分析 | 数据分析、信息提取、统计分析 | 统计图表分析、数据计算 | 约15题 | 强调快速阅读和数据处理能力 |
| 常识判断 | 政治、经济、法律、科技、人文等 | 单项选择 | 约20题 | 考察日常积累和知识广度 |
三、备考建议
1. 分模块突破:针对不同模块制定学习计划,尤其注重逻辑推理和资料分析部分。
2. 强化基础训练:如数字推理、图形推理等需要长期积累和反复练习。
3. 关注时事热点:常识判断部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需关注近期重大事件。
4. 模拟实战演练:通过真题训练提升做题速度和准确率,适应考试节奏。
四、结语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作为公务员考试的核心科目,不仅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更注重综合能力的运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针对性的训练,考生可以有效提升应试水平,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