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之奇谏假道原文及翻译】一、
《宫之奇谏假道》是出自《左传》的一篇历史散文,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为了攻打虢国,向虞国借道。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答应,认为此举会带来祸患。但虞公不听劝告,最终导致两国都被晋国所灭。这篇文章通过宫之奇的谏言,揭示了“唇亡齿寒”的道理,强调了国家之间的关系和战略眼光的重要性。
文章语言简练,逻辑清晰,展现了古代政治智慧与谋略,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宫之奇谏假道 | 宫之奇劝谏虞公借道给晋国 |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 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 |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 宫之奇劝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后,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 |
“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 “不能让晋国的野心被激发,敌人不能轻视。一次已经很严重了,还能再来一次吗?” |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俗语说‘车轮和辐条相互依存,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
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其吐之乎?” | 虞公说:“我祭祀的祭品丰富而洁净,神灵怎么会不保佑我呢?” |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 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并不亲近人,而是亲近有德的人。” |
“今虢,贞邑也;晋,贪无厌。……” | “现在虢国是一个坚固的城邑,而晋国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 |
“若弃德而纵欲,是自取祸也。” | “如果放弃德行而放纵欲望,这是自找灾祸。” |
公不听,遂假晋道。 | 虞公没有听从,于是允许晋国借道。 |
晋灭虢,返,袭虞,灭之。 | 晋国灭掉虢国后,回师袭击虞国,将其灭亡。 |
三、文章主旨
《宫之奇谏假道》通过宫之奇对虞公的劝谏,表达了以下几个核心思想:
1. 战略眼光的重要性:国家之间应有长远的战略考虑,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2. “唇亡齿寒”的现实:邻国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一个国家的灭亡可能引发另一国家的危机。
3. 道德与天命的关系:强调德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得到神灵的庇护。
4. 警惕贪婪与短视:提醒统治者不要因小利而忽视潜在的危险。
四、结语
《宫之奇谏假道》不仅是一篇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政治寓言。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外部势力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重视国家间的相互关系,避免因一时的便利而酿成大祸。宫之奇的远见卓识,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