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不自量的上一句是什么】“可笑不自量”是一句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行为荒唐、不知自重。但很多人在使用这句话时,可能并不清楚它的完整出处和前一句是什么。本文将对“可笑不自量”的来源进行简要总结,并列出相关背景信息。
一、
“可笑不自量”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句为:“可笑不自量,而欲与天争衡。”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行为令人觉得可笑,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却妄图与天地抗衡,比喻人不自量力、狂妄自大。
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批评那些不自知、盲目自信的人的常用语。虽然现代人更常单独使用“可笑不自量”,但了解其完整出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二、相关信息对照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全称 | 可笑不自量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原文句子 | “可笑不自量,而欲与天争衡。” |
含义 | 形容人不自量力,行为荒唐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或自我反省 |
相关成语 | 不自量力、自不量力、好高骛远 |
作者/出处背景 | 《左传》是春秋时期的历史文献,记载了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事件 |
三、结语
“可笑不自量”虽简短,但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了解它的完整出处和含义,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使用这句成语,也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谦逊、理性地看待自己与他人。通过历史文献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理解传统文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