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黯然解释及出处

2025-11-12 07:27:33

问题描述:

黯然解释及出处,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2 07:27:33

黯然解释及出处】“黯然”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情绪低落、心情沉重的状态。在文学作品和日常表达中,“黯然”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用来渲染一种失落、悲伤或无奈的情绪氛围。

一、含义总结

词语 含义 使用场景 情感色彩
黯然 指心情忧郁、情绪低落;也指光线昏暗、不明亮 多用于描写人物内心状态或环境气氛 悲伤、失落、压抑

二、出处与用法解析

“黯然”一词最早见于古代诗词,常用于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情感。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出处和用法:

出处 作者/作品 原文 释义
《楚辞·九章·涉江》 屈原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虽未直接出现“黯然”,但文中流露出的孤寂与沉郁情绪,与“黯然”意境相符。
《诗经·小雅·采薇》 无名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虽未直接使用“黯然”,但“雨雪霏霏”营造出一种凄凉、黯淡的氛围。
《长恨歌》 白居易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表达了深沉的哀怨,与“黯然”情绪相近。
《红楼梦》 曹雪芹 “黛玉葬花”情节中,常有“黯然神伤”的描写 体现人物内心的悲凉与无助。

三、现代用法举例

在现代汉语中,“黯然”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性较强的表达中,常见搭配如下:

- 黯然神伤:形容因悲伤而神情低落。

- 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显得逊色,常用于事物或人的表现不如预期。

- 黯然销魂:形容极度悲伤,心灵受到极大打击。

四、总结

“黯然”一词虽简短,却蕴含丰富的情感内涵,常用于表达人物内心的忧郁、失落或环境的阴暗氛围。它不仅出现在古典文学中,在现代汉语中也广泛使用,尤其在描写情感细腻的作品中更为常见。理解“黯然”的含义与出处,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方式。

如需进一步探讨“黯然”在具体作品中的应用,可结合具体文本进行深入分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