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重就轻什么意思】“避重就轻”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在面对问题或责任时,选择回避主要的、困难的部分,而只处理较容易或次要的部分。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不正视问题本质、只做表面功夫的行为。
一、含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避重就轻 |
| 拼音 | bì zhòng jiù qīng |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避重就轻,弃难取易。” |
| 含义 | 回避主要问题或责任,只处理次要或容易的部分。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做事不认真、不负责任的行为。 |
| 近义词 | 推诿塞责、敷衍了事、避实击虚 |
| 反义词 | 勇担责任、直面问题、迎难而上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工作场合:某员工在遇到复杂任务时,只做简单部分,把难题推给同事。
2. 学习中:学生只复习重点内容,忽略难点,导致考试失利。
3. 人际关系:面对矛盾时,选择回避冲突,不正面解决。
三、注意事项
- “避重就轻”多用于负面评价,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是为了策略性安排,也可以是中性表达,但通常仍偏向批评意味。
- 不建议在正式场合频繁使用,以免给人留下不负责任的印象。
四、结语
“避重就轻”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看似聪明,但从长远来看,往往会导致问题积累和信任缺失。面对问题时,勇于承担、直面挑战,才是更值得提倡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