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内心深处对“家”的渴望与定义。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一篇美文来感受“家园”的意义,并完成一些阅读练习,以此唤起我们对生活本真的思考。
原文:
家园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窗台时,我仿佛听见了某种熟悉的声音。那声音来自远方,却清晰得如同耳语一般。我推开窗户,迎面而来的微风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让我想起小时候村头的小溪边,奶奶总喜欢在那里洗衣服。那时候的天空湛蓝无垠,云朵像棉花糖一样柔软,而我总是坐在溪边发呆,看着水波荡漾,听鸟儿歌唱。
后来,我离开了那个小村庄,去了城市追逐梦想。城市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霓虹灯闪烁不息,但我的心里始终空落落的。每当夜深人静,耳边总会响起家乡的声音——母亲的呼唤、父亲的咳嗽声,还有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这些记忆像是一条无形的绳索,将我拉回到那个曾经以为平凡却无比珍贵的地方。
有一天,当我再次踏上故土,发现一切都变了模样。小溪干涸了,村庄变得陌生,甚至连空气中都少了几分熟悉的气息。然而,在村口的一棵老槐树下,我遇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拄着拐杖,眯着眼睛打量着我。“你是谁家的孩子?”他问。
“我是回来寻找家园的人。”我回答。
老人笑了,说:“孩子啊,真正的家园不是某个具体的地点,而是你心底最温暖的记忆。”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家园。它不仅仅是我们出生的地方,更是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港湾。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中有爱、有牵挂,那么无论多么遥远的距离,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阅读练习:
一、选择题
1. 文章中的“家园”具体指的是什么?
A. 家乡的具体地理位置
B. 心底最温暖的记忆
C. 城市中的高楼大厦
D. 村头的小溪边
正确答案:B
2.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哪项是作者离开家乡后的真实感受?
A. 充满希望和激情
B. 孤独与失落交织
C. 对未来充满期待
D. 感到满足和平静
正确答案:B
二、简答题
1. 为什么作者认为“真正的家园”不是某个具体的地点?
参考答案: 因为真正的家园是一种情感上的归属感,是内心深处最温暖的记忆,而不是单纯的地理空间。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中有爱与牵挂,就能找到精神上的归宿。
2. 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对“家园”的理解。
参考答案: (开放性问题)每个人心中的家园可能不同,它可以是童年的故乡,也可以是当下正在奋斗的城市,甚至可以是某个特别的人或事物。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用心去珍惜那些能够给予我们力量和慰藉的东西,让它们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及练习,大家能重新审视自己与“家园”之间的联系,找到那份久违的归属感。愿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拥有一个可以栖息心灵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