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扼腕痛心】“扼腕痛心”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因极度悲愤、惋惜或懊悔而情绪激动,常常伴随着强烈的内心痛苦。这个成语多用于表达对某些事情的不满、遗憾或深深的伤感。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拼音 | 出处 | 含义 | 用法 |
抓腕痛心 | è wàn tòng xīn | 《史记·项羽本纪》 | 形容极度悲愤、惋惜或懊悔的情绪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述对事件的强烈反应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扼腕痛心”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默然不应。……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乃自刎而死。……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居数年,羽背约,迁义帝而自立,怨入诸侯,兵败垓下,围于垓下,自刎而死。’”
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扼腕痛心”,但后人根据项羽的悲壮结局,引申出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他对失败的无奈与痛心。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 “读完《史记》,不禁扼腕痛心,项羽虽勇,却终因刚愎自用而败北。” |
对现实事件的反应 | “看到这场悲剧的发生,他扼腕痛心,久久不能释怀。” |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描写 | “她听着那首熟悉的旋律,扼腕痛心,仿佛回到了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年代。”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悲痛欲绝、痛心疾首、捶胸顿足 |
反义词 | 喜出望外、欢天喜地、怡然自得 |
五、总结
“扼腕痛心”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件事的深切惋惜或愤怒。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传达情绪。
通过表格形式的整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扼腕痛心”的含义、出处、用法以及相关词汇,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运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