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应接不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事情太多、忙不过来的情境。它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原意是“接待客人或处理事务忙得连眼睛都顾不上看”,后来引申为事情太多,无法应付。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应接不暇 |
拼音 | yìng jiē bù xiá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 |
出处 | 《世说新语·言语》 |
原意 | 接待客人或处理事务太忙,连眼睛都顾不上看 |
引申义 | 事情太多,来不及应对 |
二、用法与示例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工作繁忙 | 这个月项目太多,我应接不暇,根本没时间休息。 |
表达生活忙碌 | 每天要处理各种琐事,真是应接不暇。 |
形容人多热闹 | 展会现场人山人海,游客应接不暇。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焦头烂额、手忙脚乱、应接不暇(重复)、疲于奔命 |
反义词 | 游刃有余、从容不迫、闲庭信步、得心应手 |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忙碌状态,不宜用于形容自然现象。
2. 感情色彩:多为中性或略带负面情绪,表示一种压力或紧张的状态。
3. 搭配习惯:通常与“忙”、“多”、“杂”等词搭配使用,如“应接不暇的事务”。
五、总结
“应接不暇”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因事情太多而难以应付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才能避免“应接不暇”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