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黄泉的意思是什么】“碧落黄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去向极远,甚至超越了天地之间的界限。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尤其在描写生死、离别或遥远距离时使用较多。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碧落 | 指天空,道教中称天界为“碧落” |
黄泉 | 指地下,古人认为人死后进入黄泉之下 |
因此,“碧落黄泉”合起来指的是从天上到地下的广阔空间,引申为极远的地方或生死之间,也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甚至无法相见。
二、出处与用法
该成语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虽未直接使用“碧落黄泉”,但其意境与此成语相通。
现代使用中,“碧落黄泉”多用于:
- 描述生死相隔
- 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形容两人关系疏远,难以再见面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天涯海角、山高水长、遥不可及 |
反义词 | 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朝夕相处 |
四、使用示例
1. 生死之别:
“他为了救我,葬身火海,如今我只能在梦中与他相见,真是‘碧落黄泉’两茫茫。”
2. 思念之情:
“虽然我们分隔两地,但我心中始终牵挂着你,哪怕‘碧落黄泉’,我也愿意寻你而去。”
3. 距离之远:
“我们之间的距离仿佛‘碧落黄泉’,再难相见。”
五、总结
“碧落黄泉”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成语,它不仅描绘了天地之间的广阔空间,更承载了人们对生死、离别和思念的深刻情感。在日常语言中,它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无奈、哀伤或执着的情感状态。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古文或欣赏诗词时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古诗文背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