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的词语意思是什么】“肇始”是一个较为文言色彩的词语,常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它通常表示“开始、起始”的意思,强调事物的最初阶段或起源。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不常用,但在文学、历史、学术等领域仍有一定的使用频率。
一、词语解释总结
词语 | 肇始 |
拼音 | zhào shǐ |
词性 | 动词/名词 |
基本含义 | 开始、起始;指某事的最初阶段或起源 |
用法场合 | 正式、书面语,如历史、文学、学术等 |
近义词 | 起始、开端、发端、创始 |
反义词 | 终结、结束、终止 |
二、详细解释
“肇始”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肇”有“开始、开创”之意,“始”则为“初始”。合起来,“肇始”即表示某件事情的开端或起点。它带有一定的庄重感和历史感,常用于描述重大事件、制度、文化、思想等的最初形成阶段。
例如:
- “中国最早的哲学思想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 “这个项目的肇始可以追溯到十年前。”
这类用法常见于历史文献、学术论文或官方文件中,具有较强的书面表达力。
三、使用建议
1. 适用场景:适合用于正式写作、学术研究、历史叙述等场合。
2. 避免口语化:由于其文言色彩较浓,不适合日常口语交流。
3. 搭配建议:可与“时期”、“阶段”、“事件”等词搭配使用,增强表达的准确性。
四、总结
“肇始”是一个具有古典色彩的词语,主要用来表示事物的开始或起源。虽然在现代日常语言中使用较少,但在正式文本中仍具重要价值。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