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中有细是什么意思】“粗中有细”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粗犷、不拘小节,但实际做事时却非常细致、周到。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那些在外表或性格上显得豪放、不拘一格,但在具体行动中却能表现出缜密思维和细致处理能力的人。
“粗中有细”是一种外在表现与内在能力的反差描写。它强调的是一个人虽然外表粗犷,但在关键时刻或重要事务上能够展现出极强的细致和严谨。这种特质在职场、生活中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尤其是在需要综合判断和执行力的岗位中更为突出。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粗中有细 |
含义 | 表面粗犷,内心细致;看似不拘小节,实则心思缜密。 |
使用场景 | 描述性格外向但办事细心的人;适用于评价他人或自我认知。 |
常见搭配 | “他这个人粗中有细,做事从不马虎。” |
近义词 | 细心、谨慎、周到、考虑周全 |
反义词 | 马虎、粗心、草率、不拘小节 |
来源 | 汉语成语,无确切出处,广泛流传于日常语言中 |
应用领域 | 日常交流、职场评价、人物刻画等 |
举例说明:
- 职场场景:一个项目经理外表大大咧咧,但从不忽略细节,在安排任务时总是考虑周全,这就是典型的“粗中有细”。
- 生活场景:一位父亲平时爱说大话,但在孩子生病时却能冷静应对,迅速带孩子去医院,并准备好了所有必需品,这也是“粗中有细”的体现。
总结:
“粗中有细”不仅是一种性格特征,更是一种处事智慧。它提醒我们不要以貌取人,也鼓励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既要敢于担当,也要注重细节。这种品质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是成功人士常具备的素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