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艾同焚是什么意思】“兰艾同焚”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兰艾同焚,贤不肖不分。”意思是兰花和艾草一起被烧毁,比喻好人与坏人一同受害,或好人与坏人没有区别地被毁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某种混乱或灾难中,善良的人和邪恶的人同样受到伤害,缺乏辨别和保护。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兰艾同焚 |
拼音 | lán ài tóng fén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释义 | 兰花和艾草一起被烧毁,比喻好人与坏人一同受害 |
用法 | 用于形容在混乱或灾难中,好人与坏人同样受害的情况 |
近义词 | 同归于尽、玉石俱焚 |
反义词 | 区分善恶、明辨是非 |
二、成语的使用场景
1. 社会事件:在某些突发事件中,无辜群众和犯罪分子同时受到伤害。
2. 历史典故:如战争、政变等导致大量无辜者受害。
3. 文学作品:常用于描写悲剧性情节,强调命运无常或正义未能伸张。
三、实际例子
- 在一次恐怖袭击中,无辜市民和恐怖分子同时遇难,这就是“兰艾同焚”的真实写照。
- 某些政策失误导致好人与坏人一同受苦,引发社会对公平与正义的反思。
四、总结
“兰艾同焚”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一种深刻的社会隐喻。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局势时,应更加注重分辨善恶、保护无辜,避免“好人坏人一同受害”的悲剧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理性判断,防止因误解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