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谁说的

2025-09-24 10:26:07

问题描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谁说的,跪求万能的知友,帮我看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4 10:26:07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谁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常用来比喻民众的力量既能支持统治者,也能推翻统治者。这句话体现了古代政治思想中对人民力量的重视,也反映了对统治者应以民为本、谨慎行事的警示。

一、出处与背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早出自《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君主就像船,百姓就像水,水可以托起船,也可以把船打翻。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政要》中引用了这句话,进一步强化了其在政治思想中的地位。他以此告诫自己和臣民,要体恤民情,施行仁政,避免因失德而失去民心。

二、含义解析

项目 内容
字面意思 水既可以承载船只,也可以使船只倾覆。
引申意义 民心向背决定政权兴衰,统治者应以民为本。
历史影响 成为历代帝王治国的重要思想依据。
现代启示 强调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重要性。

三、相关人物与典故

人物 身份 贡献/关联
荀子 战国思想家 首次提出“水载舟覆舟”的比喻
唐太宗 唐朝皇帝 引用并推广此观点,作为治国理念
孟子 战国思想家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与“水能载舟”有相通之处
古代史书 如《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等 记录并传播这一思想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政府治理、企业管理,还是社会运行,都离不开对“人心”的把握。只有真正理解并尊重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才能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

总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古代先贤对权力与人民关系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是一种政治智慧,更是一种对人性和社会规律的深刻理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句话始终提醒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