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古诗意思解释】《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语言清新自然,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这首诗虽短,却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一、诗歌原文:
> 云淡风轻近午天,
> 傍花随柳过前川。
> 时人不识余心乐,
> 夹岸桃花映水鲜。
二、诗意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日午后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轻松愉快。诗人漫步于河畔,看到天空淡云、微风轻拂、花红柳绿,心情随之愉悦。然而,世人却不理解他的快乐,只看到岸边盛开的桃花在水中倒影,显得格外鲜艳。
三、关键词解释:
词语 | 含义 |
云淡风轻 | 天空中的云朵稀薄,微风柔和,形容天气晴朗舒适。 |
近午天 | 指接近中午的阳光,表示时间已到正午前后。 |
傍花随柳 | 靠近花丛,跟随柳树,形容漫步于花草之间。 |
过前川 | 走过河边的小路或溪流。 |
时人 | 当时的人们,指世俗之人。 |
余心乐 | 我心中的快乐,表达诗人内心的愉悦。 |
夹岸桃花 | 河两岸盛开的桃花,象征春天的美丽。 |
映水鲜 | 桃花倒映在水中,显得更加鲜艳夺目。 |
四、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自然:全诗用词平实,没有华丽辞藻,却富有画面感。
- 情景交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情感,达到“景中见情”的效果。
- 哲理意味:最后一句“时人不识余心乐”暗含一种超脱世俗、独享闲适的心境。
五、总结:
《春日偶成》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表达诗人闲适心境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看似写景,实则寓情,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安享当下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