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凤雏是什么意思】“伏龙凤雏”是一句源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用来形容两位杰出的人物。其中,“伏龙”指的是诸葛亮,“凤雏”则是指庞统。这两个人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天下大乱的背景下,展现出非凡的才能,被誉为“卧龙”与“凤雏”,象征着智慧与谋略的巅峰。
一、
“伏龙凤雏”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和《庞统传》,原意是说诸葛亮和庞统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刘备麾下,他们分别担任重要职务,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后人常用“伏龙凤雏”来形容才华横溢、智谋出众的贤才,常用于文学作品或历史评价中。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三国志·诸葛亮传》《庞统传》 |
含义 | “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庞统,均是三国时期杰出人才的代称 |
来源 | 源于《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后成为成语 |
代表人物 | 诸葛亮(伏龙)、庞统(凤雏) |
历史背景 |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人才辈出 |
作用 | 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庞统早逝但贡献卓著 |
引申意义 | 常用于比喻有卓越才能的人,尤其是谋士或战略家 |
现代使用 | 多用于文学、影视、游戏等作品中,形容智者 |
三、结语
“伏龙凤雏”不仅是对古代两位杰出人物的赞誉,也承载了人们对智慧与才能的向往。它提醒我们,在历史长河中,真正的英雄往往隐藏于民间,一旦被识,便能改变天下格局。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用“伏龙凤雏”来赞美那些具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