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家纾难的意思是什么】“毁家纾难”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为了国家、民族或他人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家庭财产甚至生命。这个成语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忠诚、奉献与牺牲精神。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毁家 | 指变卖或损失家庭的财产、产业 |
纾难 | 指缓解困难、解除危难 |
整体意思 | 为了帮助他人或解决国家、社会的困难,不惜毁掉自己的家产,甚至牺牲自己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毁家纾难,以济人之急。”
- 用法:多用于褒义,形容有责任感、大公无私的人。
- 近义词:舍己为人、鞠躬尽瘁、赴汤蹈火
- 反义词: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斤斤计较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历史人物 | 如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后还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言,体现类似精神 |
文学作品 | 《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等人为兄弟情义,甘愿牺牲一切 |
现代语境 | 在国家危难时,一些企业家捐出全部资产支持抗疫、救灾等公益活动 |
四、总结
“毁家纾难”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强调了在关键时刻,个人利益应让位于更大的责任和使命。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勇于担当、无私奉献。
结语:
“毁家纾难”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崇高的道德理念,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国家和他人的福祉。它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