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句子】《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通过描写保姆阿长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作者童年时期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复杂情感。文中“阿长与《山海经》”这一部分尤为经典,不仅刻画了阿长的形象,也反映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一、文章
《阿长与〈山海经〉》讲述了鲁迅小时候对《山海经》这本书的极度渴望,但由于家中经济条件有限,无法购买此书。后来,他的保姆阿长虽然不识字,却主动为他买来了这本珍贵的书,使鲁迅非常感动。文章通过对阿长行为的细致描写,表现出她虽粗俗但善良、热心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深深的怀念与敬意。
二、经典句子摘录与分析
| 句子 | 内容分析 |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 表现了作者得知阿长为他买来《山海经》时的震惊与感动。 |
| “她又很尊重‘我’,我叫她‘阿长’,她便称我‘少爷’。” | 展现了阿长对“我”的尊重,以及她虽不识字却懂得体面的态度。 |
| “我实在不大佩服她,但是因为她是我的保姆,所以我也只好如此。” | 表达了作者对阿长既不满又无奈的心理状态。 |
| “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食指。” | 生动地描绘了阿长外貌和动作特点,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 |
| “我深恶痛绝她那令人讨厌的规矩,但她却对我很好。” | 表现出作者对阿长复杂的情感,既有厌恶也有感激。 |
| “她的名字是长妈妈,但我不大记得,只记得她是个很热心的人。” | 突出了阿长热心助人的性格特征。 |
三、文章主题归纳
《阿长与〈山海经〉》通过一个普通保姆的故事,表达了以下几个主题:
1. 人性的温暖:即使是一个不识字的保姆,也能用行动表达对孩子的关爱。
2. 知识的力量:《山海经》象征着知识与梦想,阿长为“我”买书的行为体现了她对“我”成长的支持。
3. 回忆与怀念:鲁迅在文章中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尤其是对阿长这个人物的深情。
4. 社会阶层的差异:通过阿长的身份和“我”的身份对比,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
四、结语
《阿长与〈山海经〉》虽篇幅不长,但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是鲁迅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记录了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劳动人民的善良与伟大。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鲁迅对阿长的敬重,也能体会到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