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肝肠寸断出自何处

2025-11-18 11:58:18

问题描述:

肝肠寸断出自何处,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8 11:58:18

肝肠寸断出自何处】“肝肠寸断”是一个常用于形容极度悲伤或痛苦的成语,意指内心痛苦到极点,仿佛肝和肠都被撕裂一般。这个成语虽常见于文学作品和日常表达中,但其出处却并非广为人知。本文将从历史文献中梳理“肝肠寸断”的来源,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成语释义

成语 肝肠寸断
含义 形容极度悲痛,心如刀割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写亲人离别、重大打击后的强烈情绪反应

二、出处考证

根据史料记载,“肝肠寸断”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原文如下:

> “夫士之怀才,若山川之蓄水,虽不流而自满;若不发,则无以显其德。今人有志于学,而不能成者,非才之不至也,乃志不坚也。然则士之忧国,若家之忧财,忧之甚切,至于肝肠寸断。”

这段话的大意是:士人怀有才能,就像山川蓄水一样,即使不流动也能充满;但如果不能施展,就无法体现其价值。现在有些人立志学习却未能成功,不是因为才能不够,而是意志不坚定。所以,士人忧国,就如同家庭忧财一样,忧虑得非常深切,以至于“肝肠寸断”。

由此可见,“肝肠寸断”最初是用来形容士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普遍的情感表达。

三、演变与使用

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肝肠寸断”被广泛引用,常用于描写爱情、亲情、友情中的巨大痛苦。例如:

- 《红楼梦》: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去世后,悲痛欲绝,形容为“肝肠寸断”。

- 《三国演义》:诸葛亮听闻关羽之死,亦有“肝肠寸断”之叹。

- 现代文学:如鲁迅、老舍等作家的作品中也多次出现该成语,用来强调人物内心的剧烈情感波动。

四、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肝肠寸断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
原意 形容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现代用法 表达极度悲伤或痛苦
文学应用 多见于古典小说及现代文学作品
情感色彩 强烈、悲怆、感人

综上所述,“肝肠寸断”虽然如今多用于描述个人情感上的极大痛苦,但其最初的出处却源于古代士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忧思。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深厚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