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丽水中考语文文言文答案《列子》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在2016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阅读部分选取了《列子》中的经典段落:“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这一段文字虽短,但蕴含深意,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以及整体语义的把握。以下是对此段文言文的详细解析与答案总结。
一、原文内容
原文: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
翻译:
大禹治理水土的时候,迷失了方向,走错了路。
二、考点分析
考点 | 内容 | 答案 |
1. 实词解释 | “治” | 治理 |
2. 实词解释 | “迷” | 迷失 |
3. 实词解释 | “失涂” | 失去道路;走错路 |
4. 实词解释 | “谬” | 错误;错误地处理 |
5. 句子翻译 |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 | 大禹治理水土的时候,迷失了方向,走错了路。 |
6. 文意理解 | 本句表达了什么道理? | 表现了大禹在治理水土过程中虽然努力,但仍可能因环境复杂而出现失误,强调做事需谨慎细致。 |
三、知识点总结
1. “治” 是动词,意思是“治理”,常见于文言文中表示管理、处理事务。
2. “迷” 表示“迷失”,常用于描述方向或目标的偏离。
3. “失涂” 中“涂”通“途”,即“道路”,“失涂”即“失去道路”或“走错路”。
4. “谬” 在此处作动词用,意思是“错误地对待”或“犯了错误”,也可引申为“误”。
- 例:《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5. 句子结构:该句为典型的主谓结构,“禹”为主语,“治水土”为谓语,“迷而失涂”是并列状语,“谬之”为结果或评价。
四、学习建议
1. 积累常见实词和虚词:如“之”、“而”、“以”等,有助于理解文言文句式。
2. 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文言文讲究语境,脱离上下文容易误解。
3. 多读经典篇目:如《列子》《庄子》《孟子》等,提升文言文语感。
4. 注重翻译训练:通过逐字翻译,逐步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结语
2016年丽水中考文言文题目虽短,但考查全面,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词汇的掌握,也考查了对文意的理解能力。通过对“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的分析,可以看出文言文阅读不仅是语言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体现。希望考生在备考时重视基础,勤加练习,提升文言文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