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两岸猿声啼不

2025-07-10 20:47:10

问题描述:

两岸猿声啼不,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0 20:47:10

两岸猿声啼不】“两岸猿声啼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乘舟顺流而下,沿途听到两岸猿猴的叫声不断,但船已经驶过了重重山峦,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豁达洒脱的心境。

一、诗句背景与含义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李白《早发白帝城》
原文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时代 盛唐时期
意象 猿声、轻舟、万重山
主题 表现自然景色之美与人生豁达之情
情感基调 轻松、洒脱、超然

二、诗句解析

“两岸猿声啼不住”描绘的是长江两岸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仿佛一直在耳边回响。这种声音在古代常被用来象征旅途的漫长与孤独,但在李白笔下,它却成了旅途中的自然点缀,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生机。

“轻舟已过万重山”则表现了诗人乘坐的小船迅速穿越了重重山峦,展现出一种轻快、自由的节奏感。这一句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隐含着诗人对人生旅程的感悟——即使前路艰难,只要心怀豁达,便能轻松跨越。

三、文化意义与影响

1. 自然与人情的融合

李白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情感完美结合,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 象征意义

“猿声”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轻舟”则象征着人生的从容与智慧。整句诗传达出一种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

3. 后世影响

这首诗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被广泛用于现代教育、旅游宣传等领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四、结语

“两岸猿声啼不”虽为一句诗,却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生哲理。它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诠释。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白的豪放与洒脱,也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句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引用或现代应用,可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