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古诗解释】《咏华山》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古诗,相传为北宋时期七岁神童寇准所作。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华山的高耸与壮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之情。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诗歌原文
>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 举头红日近,低头白云低。
二、诗句解释
诗句 | 解释 |
只有天在上 | 意思是说,华山高耸入云,仿佛只有天空在它的上方,没有其他山可以与之比肩。 |
更无山与齐 | 进一步强调华山的高大,没有任何一座山能够与它平齐。 |
举头红日近 | 抬头仰望,太阳似乎离得很近,形象地表现出站在高处时的视觉感受。 |
低头白云低 | 低头看去,白云仿佛就在脚下,显得很低,进一步衬托出华山的高峻。 |
三、整体赏析
《咏华山》虽仅有四句,但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天”、“山”、“红日”、“白云”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华山的巍峨与壮观。全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也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此诗因其简洁明快、富有画面感而被广泛传诵,成为描写山岳的经典之作。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咏华山 |
作者 | 寇准(传说) |
体裁 | 五言绝句 |
主题 | 赞美华山的高耸与壮丽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富有画面感 |
表达情感 | 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 |
如需进一步探讨《咏华山》的历史背景或文化影响,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