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日为什么是10月17日】中国扶贫日设立在每年的10月17日,这一日期具有重要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对我国扶贫事业发展的肯定,也体现了国家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与决心。以下是对“扶贫日为什么是10月17日”的总结与分析。
一、扶贫日设立背景
扶贫日的设立源于国际社会对扶贫工作的关注。1992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0月17日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旨在唤起全球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并推动各国采取行动减少贫困。
中国在2014年正式将10月17日设立为“国家扶贫日”,以此纪念中国扶贫事业的发展历程,并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战。
二、10月17日的特殊意义
10月17日作为扶贫日,不仅与国际消除贫困日时间一致,还承载着中国扶贫事业的重要节点:
项目 | 内容说明 |
国际背景 | 1992年联合国大会将10月17日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 |
中国设立 | 2014年,中国正式设立“国家扶贫日” |
历史意义 | 10月17日是中国扶贫事业的重要时间节点 |
社会动员 | 通过设立扶贫日,增强社会各界对扶贫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
三、扶贫日的意义与作用
扶贫日的设立,有助于提升公众对贫困问题的认知,激发更多人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同时,它也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了一个共同参与、协同推进扶贫工作的平台。
此外,扶贫日的设立也标志着我国扶贫政策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强调通过教育、就业、产业等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扶贫日之所以定在10月17日,既是对国际减贫经验的借鉴,也是对中国扶贫历程的回顾与展望。通过设立扶贫日,不仅能够凝聚社会力量,还能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扶贫日、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国际消除贫困日、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