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劳动意思和来源是什么】在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抽象劳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具体劳动”相对,是理解商品价值形成的关键。下面将对“抽象劳动”的含义及其来源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抽象劳动的含义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和目的,只考虑人类一般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它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具有无差别的性质,即无论劳动的形式如何,只要它是为了生产商品而进行的,就属于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它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量。不同种类的劳动(如纺织工、木匠、教师等)虽然在形式上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属于抽象劳动的不同表现形式。
二、抽象劳动的来源
抽象劳动的概念最早由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但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得到了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其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商品交换的需要
在商品经济中,不同种类的劳动产品要进行交换,必须有一个共同的衡量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抽象劳动所体现的价值。
2. 社会分工的发展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劳动的形式变得多样化,为了统一衡量各种劳动的价值,就需要抽象出一种普遍适用的劳动形式——即抽象劳动。
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推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被异化为一种谋生手段,劳动者在资本控制下从事的劳动逐渐脱离了其具体形式,成为一种普遍的、无差别的劳动形式。
4. 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构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阐述了抽象劳动的概念,将其作为商品价值的唯一来源,并指出抽象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体现。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定义 |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仅考虑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消耗,用于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 |
特点 | 无差别性、普遍性、社会性、价值的唯一来源。 |
来源 | 商品交换的需要、社会分工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理论体系。 |
作用 | 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衡量不同劳动价值的标准。 |
与具体劳动的关系 |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两者共同构成商品的二因素。 |
四、结语
抽象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揭示了商品价值的本质,也反映了劳动在商品经济中的社会属性。理解抽象劳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劳动与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