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指什么】“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句出自《楚辞·卜居》的成语,原意是说高贵的乐器黄钟被废弃,而粗陋的陶罐却发出雷鸣般的声响。这句话常用来比喻贤才被埋没、奸佞之人得势,社会风气不正,是非颠倒。
一、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形象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现象的不满。黄钟是古代音律中最高贵、最纯净的乐器,象征贤能之士;瓦釜则是普通的陶制容器,声音低沉甚至嘈杂,象征庸俗或奸诈之人。当贤才被忽视、贬斥,而小人却得到重用、喧嚣一时时,便出现了“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局面。
这一说法不仅在古代文学中常见,在现代也常用于批评社会中的不公现象,如人才被埋没、权力腐败、道德沦丧等。
二、表格形式解析
词语 | 含义 | 象征意义 | 引申含义 |
黄钟 | 古代音律中最高贵的乐器 | 贤能之人、君子、清官 | 高尚品德、才华横溢 |
毁弃 | 被破坏、抛弃 | 被冷落、贬低、忽视 | 才能不被赏识、被排挤 |
瓦釜 | 普通陶制容器,声音低沉 | 庸俗之人、小人、奸臣 | 品德低下、虚伪、狡诈 |
雷鸣 | 震耳欲聋的声音 | 得势、喧哗、张扬 | 小人得志、权势膨胀 |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
- 要重视人才,避免埋没真正有才能的人;
- 警惕那些靠手段上位、却无真才实学的人;
- 在面对不公时,应保持清醒与坚持,不随波逐流。
这句话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当下社会的一种警示。
结语: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也要关注公平与正义,让真正的贤才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