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行组织者】在教育心理学中,“先行组织者”(Advanced Organizer)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 Ausubel)提出。它是指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引导性材料,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有意义的学习。
一、什么是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是一种在正式学习内容之前呈现的引导性信息或概念框架。它的作用是帮助学习者在学习新内容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整合新的信息。这种策略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记忆效果。
二、先行组织者的核心特点
特点 | 描述 |
引导性 | 提供学习方向和框架,帮助学生理解后续内容。 |
结构性 | 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便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
相关性 | 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直接关联,增强学习动机。 |
可接受性 | 内容应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或抽象。 |
三、先行组织者的类型
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类型 | 定义 | 示例 |
说明性先行组织者 | 对新知识进行解释或概述,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理解。 | 教师在讲解“光合作用”前,先介绍植物如何利用阳光制造食物。 |
比较性先行组织者 | 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进行对比,突出异同点。 | 在讲授“细胞分裂”时,先回顾“细胞结构”,并指出两者的不同。 |
概念性先行组织者 | 提供一个概括性的概念框架,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 学习“生态系统”前,先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这一核心概念。 |
四、先行组织者的应用价值
1. 促进有意义学习:通过激活已有知识,帮助学生将新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2. 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混淆和误解,使知识更容易被吸收和记忆。
3. 增强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支持长期记忆:通过结构化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形成更稳固的知识网络。
五、使用先行组织者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说明 |
适度使用 | 不宜过多,否则可能干扰学习重点。 |
贴近学生实际 | 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
灵活调整 |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及时修改。 |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 | 可与其他教学策略如讲解、讨论等结合使用。 |
六、总结
“先行组织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其核心在于通过提前提供引导性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整合新知识。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和使用先行组织者,以实现更优质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