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后赤壁赋原文

2025-10-04 03:38:39

问题描述:

后赤壁赋原文,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4 03:38:39

后赤壁赋原文】《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元丰五年(1082年)所作的一篇散文,与《前赤壁赋》并称为“赤壁二赋”,是苏轼在黄州期间的重要作品之一。本文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一、

《后赤壁赋》延续了《前赤壁赋》的哲理风格,但情感更为沉郁,体现出作者在逆境中的豁达与自省。文章通过描写秋夜泛舟赤壁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全文分为几个部分:

- 开头:描绘秋夜江景,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

- 中间:通过与友人对话,引出对人生、宇宙的思考。

- 结尾:以梦中与仙人相遇收尾,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二、原文节选及释义

原文 释义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到临皋亭。
月白风清,水波不兴。 月光皎洁,微风轻拂,水面平静无波。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于是我们喝酒非常高兴,拍着船舷唱起歌来。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桂木的船桨,兰木的船桨,划过清澈的水面,追逐着流动的月光。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在江边打渔砍柴,与鱼虾为伴,和麋鹿为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把自己比作朝生暮死的蜉蝣,置身于浩瀚的天地之间,如沧海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感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的永恒不息。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想要携着仙人遨游,抱着明月永远存在。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明知这不可能实现,只能把余音寄托在悲凉的风中。

三、文章特点总结

特点 内容说明
哲理性强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引发对人生、宇宙的思考。
语言优美 用词典雅,句式多变,富有诗意。
情感真挚 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孤独、迷茫与超脱。
结构清晰 有起承转合,层次分明,逻辑严谨。
象征意义丰富 如“江”、“月”、“风”等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四、结语

《后赤壁赋》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反映了苏轼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与豁达的精神,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人生、宇宙的深刻理解。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