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简介】葛洲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是长江上一座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它不仅是我国早期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试验性工程。葛洲坝自建成以来,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深远影响。
一、葛洲坝概况总结
葛洲坝工程于1970年动工,1988年全部建成,历时近18年。该工程由船闸、水电站、泄洪设施等组成,总库容约15.7亿立方米,装机容量达2.76万兆瓦,年发电量超过140亿千瓦时。葛洲坝不仅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长江航运体系中的关键节点。
二、葛洲坝主要信息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
地理位置 | 湖北省宜昌市 |
建设时间 | 1970年—1988年 |
工程类型 | 水利枢纽(包括水电站、船闸、泄洪设施) |
总库容 | 约15.7亿立方米 |
装机容量 | 2.76万兆瓦 |
年发电量 | 超过140亿千瓦时 |
主要功能 | 防洪、发电、航运、灌溉 |
设计单位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施工单位 | 多家大型建筑企业联合参与 |
重要性 | 中国早期大型水利工程代表,三峡工程的试验工程 |
三、葛洲坝的意义与影响
葛洲坝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它不仅提升了长江中游地区的防洪能力,还为后续的三峡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葛洲坝的发电功能极大缓解了华中地区的用电紧张问题,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此外,葛洲坝在航运方面的贡献也不容忽视。通过建设船闸,大大改善了长江航道条件,提高了船舶通行效率,促进了沿江经济带的发展。
四、结语
葛洲坝作为中国水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承载着国家发展的重任,也见证了我国工程技术的进步。如今,它依然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